小编温馨提示:此帖已荣登2023年4月26日爱卡游记版块,更多精彩游记请收藏【爱卡游记】
其实本次旅程是去年二三月份云贵观花的后半程,前半程是云贵观花,后半程是海南环岛和东南沿海,由于疫情影响推迟到了今年。没有太多要准备的,保养好车子就出发了。大概的景点如下:

温岭市石塘镇小箬村(简称为七彩村)

泉州市洛阳桥-四大古桥之一

潮州古城和广济桥(广济桥-四大古桥之一)

顺德清晖园

海口市火车头万人海鲜广场

海南岛东海岸沿途

万宁市石梅湾

疍家人的水上渔村

三亚市海棠湾

江西婺源篁岭
上传一段海南岛看海的视频,视频主要拍摄了海南岛东海岸,由于天气转阴,计划中西海岸的几处海滩就没去。这次看海有点超过我的预期,祖国也有那么美的海滩!多么期待有机会去南沙群岛看看,那里的海岛肯定是超一流的。
04:27 东南沿海,第一站是浙江省。由于以前工作原因,几乎跑遍了浙江的县市,也曾到过临海,但一处国家重点文物是此行的第一打卡地-台州府城墙。南京过来全程高速,大约500KM,用时5个多小时。

台州府城墙,又称江南长城、江南八达岭,全长6000余米,现存5000余米,东起揽胜门,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烟霞阁,于山岩陡峭间直抵灵江东岸,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势,俯视大江,尤以北部最峻。

台州府城墙始建于东晋,历史上曾多次拆毁、重建及修缮,元朝时期台州府城墙以其防御水患的重要功能免于拆除,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建瓮城,是一座具有军事防御与防洪双重功能的府城城墙。

北固山、烟霞阁。

2001年6月,台州府城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由台州府城墙等组成的“中国明清城墙”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曾被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赞誉为北京八达岭等处长城的“师范”和“蓝本”。2022年7月15日,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瓮城

浙江的第二打卡地:七彩村,温岭网红村,温岭市石塘镇小箬村就是这座网红村的本名,被涂成了各种颜色的小村庄,就像走进了一幅油画中,景色宜人。

七彩村

七彩村

七彩村

在温岭晚餐的菜品,主菜是一盘十条小梅童鱼、海鲜羹和香干炒芹菜。小梅童鱼是100元/每盘,感觉价格不贵,几年前在杭州曾吃过45元/每条。当然你在江苏南通的话能吃到便宜一些的。这次的小鱼是我吃到过的最新鲜的梅童鱼了。口感细嫩、爽滑,入口即化,让人回味无穷。可惜想起拍照时已一人一条下肚了,呵呵,贪吃。
第二站是沿沿海高速公路到福建泉州,福建也是跑遍了大部分县市,泉州来过多次,当泉州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才发现还有好几处没到过的地方。这次把这些点补一下。

洛阳桥,曾用名“万安桥”,在万安桥(洛阳桥)尚未修建之时,这里原有古渡口——万安渡(亦名洛阳渡),故名。洛阳桥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连接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的一座桥梁,位于洛阳江水道之上,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

洛阳桥旁捕海蛎的小船

洛阳桥上。宋庆历年间(1041年至1048年),在洛阳江修建浮桥,常被风浪冲垮;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泉州太守蔡襄主持洛阳桥建桥工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洛阳桥前后历六年之久,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 民国21年(1932年),洛阳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面;民国27年(1938年),洛阳桥被日本飞机炸毁;1962年,洛阳桥进行维修;1963年4月,洛阳桥维修完成通车;1993年,洛阳桥进行全面修建;1996年10月,洛阳桥恢复古桥旧貌,开放通行。

洛阳桥

洛阳桥全景,洛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交界,该桥北起蔡襄路,上跨洛阳江水道,西至桥南路,桥梁全长834米,宽7米。

卖海蛎的渔民

福建省也是美食荟萃的地方,三明小吃、沿海城市的海鲜和各式小吃,最爱福州鱼丸。我们点了在南京难吃到的品种:海蛎煎蛋、白煮章鱼、红烧小黄鱼和菜心。福建宁德有我国最大的黄鱼养殖基地。海蛎煎蛋还是该有的味道、养殖的小黄鱼也没过高期待、白煮章鱼比在厦门几个酒楼吃过的差了很多,不论是口感还是卖相。

泉州文廟。早晨起来到中山路、西街等地走了一圈。

中山路沿途

中山路沿途

中山路

基督教堂。

广济寺。
泉州市内寺、庙、教堂齐全,东西方文化交汇交融,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信仰在这里包容和谐相处。

永福樱花园。途中同伴给我看了一张朋友圈樱花照片,茶山上樱花盛开,感觉挺美的,一查需要多二百多公里行程,临时决定往永福一看。来到永福樱花园大门口,门卫师傅告诉我们,樱花基本已谢,进门需要十元停车费,来了就进去吧。上山时有人拿出照片问我:“茶山在哪?没有了花,带孩子看茶树也好”。无人机升起来,转了一圈也没见到茶山,后来得知茶山在几公里外的另一个景区。无语。

樱花没观赏到,带回一个大大的福字。
第三站是广东省潮州市,以前经常到广州,也到过广东省的大部分地方,潮州市是第一次来,记得二十多年前曾到过汕头,那时的广东还是比较乱。广东以外,粤菜是高、大、上的存在。因此行程中,广东也是除海南外待的时间最多的地方。好吃!

傍晚来到了潮州广济桥。没想到潮州酒店的房价比沿途贵了一倍多,原来这里是热门地。

下午五点后不让上广济桥景区了。只能飞无人机了。古城下游人如织。

潮州古城城墙和看似来赶集的人们。

空中俯视广济桥。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始建于南宋,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为古代闽粤的交通要津。桥梁专家茅以升曾撰文指出:广济桥“中有一段,用船只连为浮桥,可以解开,让出航道,成为可分可合的活动桥,是我国桥梁史上的一个特例。”如今是白天浮桥连接,供两岸行人通行,晚上浮桥打开,供船舶通行。

第一顿潮州菜:炸海蛎、韭黄炒鱿鱼、红烧排骨和豆腐麻叶汤(麻叶-潮州的一种野菜)。很实惠的一顿晚餐,花费了150元左右。

第二天一大早到了韩文公祠

可惜还没开门。韩文公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庙。位于城区东面的韩江东岸、笔架山中峰"双旌石"下。笔架山或称东山,又因韩愈而称韩山。

上钩了一条小红鲤鱼。

广济桥和韩江旁的潮州古城

广济楼

广济桥全景,一大早桥还没合拢。

牛肉粿条,宾馆的早餐之一。

早晨九点,景区开放。

一早人还不多,还能拍几张照片。

古石梁介绍

古桥唯一留存下来的几条古石板。

刚走到桥中央,进入赶集模式。

一座新建的“古桥”,让我想起了黄鹤楼和滕王阁,高大的钢筋混凝土“古楼"。

潮州府城古时为潮汕地区的政治中心,人才辈出。因而在明清二代涌现出众多的牌坊。修复后的22座四柱三门古牌坊如今成为国内最多牌坊的一条街。这22块牌坊,每块牌坊记录一段辉煌的过去,纪念那些曾经“光耀门楣”的人。

广济门和广济楼,准备进城。广济门城楼:始建于明洪武3年的广济门城楼,俗称东门楼,是古城最大城楼。经多次重修,基本结构和装饰至今保留明代风格。

来到牌坊街,是潮州最古老的街道,也是古代潮州府城最繁华的街区。转了一圈,没找到一块古牌坊,全是近些年新制作的。

感觉太新了,要是能修旧如旧、建新如故也行啊。

确实是热闹、繁华的街区。

牌坊街

全是各种小吃店

卤味是潮州菜的特色之一。

找到了古井,二口古井之一。

二口古井之一。

龟岺膏和饮料是古城外的,品质挺好。肠粉、牛肉丸和牛杂汤是在古城用的中餐,性价比不高。潮州肠粉与其它肠粉的不同是上面用了花生酱。半天转下来,让我想到了南京夫子庙,景区基本一种调门,骗外地人。实实在在做事的人少,想一夜暴富的人多。往好的一面想:可能是繁华的街区房租贵,让人不得已而为之。

晚餐,潮州名菜:咸膏蟹、鱼生、砂锅鱼片粥、鱼生佐料和官塘卤鹅。蟹本来就鲜嫩、咸生鲜、咸膏蟹是鲜上加鲜,本人更喜欢宁波咸膏蟹。鱼片切成薄如蝉翼,吃鱼生时用筷子夹鱼生蘸以酱料配以佐料就口,味道十分鲜嫩香甜。佐料由白萝卜丝、辣椒丝、白蒜头片,生姜丝、腌制萝卜干、花生仁,以及芫荽、芹菜等组成。比以前吃过的鱼生好吃,赞!鹅肉卤得很入味,色泽鲜亮,肉质紧实而不柴。鹅翅、鹅肝等也很诱人,可惜俩人没法点那么多品种。记得卤鹅60元/500克,不算贵。花费总共不到300元。在南京要是进潮汕菜馆,人均300元以上。

开元寺:开元寺作为广东四大名刹之一,历史自然不短。整座寺院保留了唐代平面布局,又凝结了宋、元、明、清各个不同朝代的建筑艺术,香火鼎盛。 “文革”期间,开元寺曾遭严重破坏,直到1982年才由海外潮州侨胞捐资重修,终于重现昨日风采。

下水楼城楼

月光下的广济楼

广济楼和古城夜色

广济桥夜景

必须吃一顿正宗的牛肉丸,从牛肉店里买回的牛肉丸作为途中的点心。
潮州的下一站是顺德,也是这次寻味的重中之重。顺德区是广东省佛山市五个行政辖区之一。位于广东省的南部,珠江三角洲平原中部,广佛同城的西南边界、广佛肇经济圈的南部,是佛山市与广州市联系的重要核心区域之一。
广东的顺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至今一共授予了28座世界美食之都,广东的顺德便是其中之一。

碧江金楼,碧江金楼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北滘碧江,属明清时期建筑,已有几百年历史。金楼古建筑群由泥楼、职方第、金楼、南山祠、见龙门、亦渔遗塾、慕堂祠、砖雕大照壁和三兴大宅等等多座建筑组成。集中了宅第、祠堂、书斋、园林等功能,保留着干打垒、蚝壳墙、水磨砖、“镬耳山墙”等等岭南特色的古建筑实物。

景区外漂亮的洋紫荆?

洋紫荆?

碧江金楼景区

碧江金楼景区

碧江金楼景区

碧江金楼景区

一到顺德区中心,先来到民信老铺。同伴的母亲是顺德人,他是熟门熟路。

姜撞奶、双皮奶和龟岺膏。姜撞奶姜味很浓,双皮奶奶香浓郁,口感细腻、味道很”赞“。而且价格比广州、上海、南京、厦门和香港的便宜很多。真是价廉物美。张细妹的牛杂也很好吃。

清晖园,位于广东省顺德区大良镇清晖路,地处市中心,故址原为明末状元黄士俊所建的黄氏花园,现存建筑主要建于清嘉庆年间。园取名“清晖”,意为和煦普照之日光,喻父母之恩德。

清晖园

清晖园

清晖园。它是我见过的除江南园林之外最精致的一座园林了。

俩人每次点菜是难题,多了吃不了,少了品种又太少。茶点是最好的选择。花钱不多,丰富可口的晚餐。

一早到公园转转。

鲜花盛开

赶上日出

不知名的、漂亮的黄花。随处可见。

顺峰山公园,美在不经意间。

早早来到顺德人家。

顺德人家的烧味。

几个大厅全是满满的。

烧鹅是顺德的名菜之一。到了顺德吃一次烧鹅是必须的。烧鹅皮脆肉嫩、肉香甘甜。鲜虾红米肠口感韧而不硬,薄而不透,Q弹十足。虾饺脆爽甜香,鲜嫩美味,俩人都喜欢,必点的点心。猪肚、猪肠每次全点错,总感觉没有烧透。可能广东人喜欢那种嚼不烂的感觉。

下午点心:杏仁芝麻糊、双皮奶和炸牛奶。“赞”

俩人晚餐是吃不动了,一份皮蛋瘦肉粥和一份云吞面。
顺德的下一站就是海南了,看海也是此行最主要的目的,海南来过记不清是第几次了,但主要集中在海口和三亚,还去过一次洋浦。每次是乘飞机来去的,今天第一次渡海。

渡船的效率是算领教了,1点多到的渡口,有位的最早渡船是四点半,入住宾馆已下午七点。4百多的车位费(含驾驶员),人车需分离,单人船票是40多元。俩人一车合计是457元。

到达海口

晚餐是在酒店旁边吃的,一份文昌鸡套餐+斋菜煲。海口的物价是比较便宜的。

海口的清晨

打卡海南省博物馆,这座2017年才全面建成,2018年提升改造的新馆,可能是全国最年轻的省级博物馆。带孩子来的好地方。

海南省博物馆

数字厅讲述了海南岛的形成。

仙凡之间。角色可以随时变化。

五公祠,为纪念唐、宋朝时期贬谪到海南的五位著名历史人物: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纲、李光、赵鼎、名臣胡诠而建的,故名五公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修,后又多次修缮,算是海口最古老最有名的文化遗迹了。

五公祠

苏公祠,为纪念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而修建的。这里有苏轼留下的双泉、洞酌亭的遗迹。

街旁

骑楼老街建筑群,骑楼老街建筑群形成于1920年代至1940年代,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距今有700多年历史。整个老街区覆盖面积约2平方公里,总长4.4公里,共有大大小小的骑楼建筑近六百栋,大多是上世纪初一批批从南洋回来的华侨借鉴当时的南洋建筑风格所建。这些骑楼保存相当完好,很多布满优雅细致的雕塑和洋派的装饰,很有些巴洛克的味道,有些还保留着早前的商号,和凭栏、门窗等处的精美雕花,依稀能看出当年海口的繁华和富贵。

中饭还是选择了文昌鸡。俩人半只鸡、炒个素菜。

晚餐去了火车东站附近的万人海鲜广场。

琳琅满目的海产品。

菜点的有点多,记得还有一个海鲜汤,此行唯一有点浪费的一餐,花费400多元,活东星斑重一斤三两,200元,加工费20元,占这顿饭的一半价格。总体价格不贵,也很新鲜,不过大排档水准,菜品不能有过高要求。

环岛第一站:宋氏祖居。宋家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的出生地。

椰子纪念园。树在,种树的人已不在。纪念谁?纪念已逝去的种树人?

文昌月亮湾。月亮湾全长约有11公里 这里的海防林可以说是目前海南省最宽、保存最完好的海防林带之一。好漂亮的海滩。

石头公园。据说这里是著名暑期电视剧《西游记》中孙猴子出生地的取景处。

石头公园。

看时间尚早,到文昌吃了盐焗鸡就往前赶。老鸡95元/每只(配白粥和小菜),新鸡75元/每只。

好热闹的吉英盐焗鸡小店,下午一点多了,小店里满满的全是人,临桌东北兄弟在喝酒吃鸡呢。

东海岸沿途不知名的海滩

宝岛如此多娇!

潭门渔镇。潭门与博鳌相邻,世代以捕捞为业,2004年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渔港。能吃到价廉物美海鲜的地方。

红石滩。带了孩子来的话,还可以在海边赶海。

博鳌湾

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
入住万宁市,找羊肉餐馆,找到的第一家已关闭了,能挺过三年疫情也是不容易啊。

万宁东山羊,海南省万宁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东山羊鲜肉肉质鲜红有光泽,致密有弹性,皮薄呈灰白色,脂肪呈淡黄色,具有新鲜羊肉固有的气味,无异味。经传统方法烹饪后,肉嫩汤白,肥而不腻,味香且无膻味。羊肉中上品。

小份羊肉大概有一斤多羊肉,价廉物美。

石梅湾,石梅湾位于海南东线高速海南兴隆出口,由两个形如新月的海湾组成,长达六公里的碧海银滩,为植被茂密的低缓山坡所环抱,区内自然资源丰富多彩,碧海、青山、白沙、奇石、岛屿、椰林、溪流于一体,山清水秀,景色怡人,充满原始的热带原生态自然风光。

沿海湾绵延数十公里的茂密青皮林带,是从清朝就立碑保护的目前世界上发现的第二个也是面积最大的海滩青皮林,至少已有4000年历史,现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石梅湾

石梅湾。沙滩上有观光直升机。

疍家人的水上渔村,船上建有民宿。

疍家人的水上渔村

陵水酸粉。

清水湾。

清水湾。清水湾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东南部,海岸线长约12公里,清水湾的海水质量达到国家一类海洋水质标准,能见度高达25米,沙滩平缓涉水200米远,水深也不过2米,是世界顶级的天然海滨浴场。由于海沙极细腻,走在沙滩上发出银铃般清脆的“唱歌声”,被誉为“会唱歌的沙滩”。

清水湾旁

海南椰子。六元到十元不等。绝美的天然饮品,在海南期间基本每日一个。沿途椰子树上全挂满了椰子。椰子上市的季节。

下午入住三亚海棠湾上的喜来登酒店。咬咬牙住上了1152元/每晚的酒店,还是单早,加份早餐120元/一份。疫情期间的廉价酒店时光已成过去。计划中就是来海边发二天呆的。一路上也是尽量控制住宿费用。

海棠湾地处三亚市海棠镇与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交界处,因为行政区划的原因,本来一个完整的海湾一分为二,属于三亚境内的一半取名海棠湾,属于陵水境内的那一半海湾名称为土福湾,三亚这边就叫海棠湾。两处“半湾”岸线合计总长25公里。湾内有“神州第一泉”南田温泉、铁炉港、伊斯兰古墓群、海棠秀、蜈支洲岛、椰子洲岛等美景、古迹、名胜。藤桥东、西两河潺潺流过,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互辉映。

酒店里的东山羊。这里的小份羊肉至少300多。

去海棠镇上买回的大芒果。一斤七两,6元/斤,芒果上市季节。在临高看到的是4元/斤。

酒店的后安粉。

酒店有好几个游泳池,带了游泳装备的,下水一看水还挺凉,算了,这把年纪了,别着凉了。有一个小池是恒温的,池太小,小朋友们玩玩水的池子。

小伙伴们玩的开心。

368元/每位的自助餐,还认为不会有多少人,到晚餐时间坐满了人。

散步,看海、发呆、飞飞无人机。三亚除了去海棠镇买水果、卤菜、海鲜外就待在酒店。该打卡的地方早几年已打过卡了,清静二天。

酒店鸟瞰图

从空中看酒店

海棠湾

换个方向看海棠湾
三亚有到西沙群岛的游轮,由于同伴时间上原因,就没考虑了。 计划中是有五指山的,三亚待了二天后天气转阴、有时还有雨,俩人一商量,算了,看海为主,往西海岸出发。由于天气原因,省略了西海岸沿途龙沐湾和棋子湾二个著名的海湾。

崖州古城。崖州古城,即现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位于三亚市西40多公里处,自南北朝起建制崖州,宋朝以来历代的州、郡、县治均设在这里。

鱼鳞洲自然风景保护区。据史料记载,清朝康熙四十年,鱼鳞洲就被列为海南风景名胜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怪石嶙峋,沙滩绵软,远处白帆点点,渔歌晚唱。

怪石还可寻到。

白帆渔歌已不见踪影。这些年发展太快了。据说这里最美的是日落,可惜没有阳光。

东方最有名的美食就是四更烤乳猪,据传已有300年的历史,号称海南十大名菜之一。来到了姐妹烤乳猪店。

高档的食材做成了排档的风格。

每天能卖那么多乳猪,生意不错。

四更烤乳猪的制法也是与众不同,师傅一般是先用葱蒜、生姜、南乳、老抽、陈酒及其它香料腌制数小时,然后用炭火炙烤,大约一只乳猪要烤上三个小时左右,至表皮呈酱红色便可斩体装盘。

烤乳猪再加个海鲜。

可怜的小家伙们

乳猪200元/每斤,有点小贵。鱼和素菜价格正常。夹一块乳猪入口,轻轻一嚼,只觉皮脆、肉嫩、骨酥,吃下后满口余香。也可再佐以当地特有的“四更辣椒”和糖醋拌制的酱料。吃过了总结一个字“赞”!物有所值。
看海接近尾声,环岛的最后一个景点是“千年古盐田”。

据说1200多年前的唐末年间,一群福建莆田盐工来到这里,将海边大片的天然火山岩石削去一半,打磨成石砚状,再将过滤的卤水注入这些石砚,依靠海南猛烈的阳光就能晒出高品质的盐,堪称太阳能的最早利用。

海上渔排

据资料讲:四更烤乳猪源自临高。途经临高县,找了家评分较高的乳猪店。

这里的烤乳猪98元/每斤。价格比东方便宜了一半,做法、吃法基本相同,吃一口也是满嘴留香,但跟东方的相比,在皮脆、肉嫩上还有点小差距。

回程渡海又碰到了小意外,二点半的渡轮最后剩下了我们四辆小车,装不下了,让我们转另一个码头,乘二点四十五的轮渡。搞到三点多才上船。

第一次途经湛江,到湛江打个卡。晚餐选择了宾馆对面的烧蠔帮。

很美味的晚餐

喝了一杯二十年前曾喝过的九江双蒸,从二三块到目前五块多,基本算是没涨价。

选了一份套餐,另加了一份生蠔,非常鲜嫩的生蠔。

湛江的万达广场,天气不给力。

俩人对广式早茶情有独钟,一致同意,喝个早茶再开路。

酒店对面有个二十四小时营业的早茶店,湛江的消费真是便宜。

到达韶关

粤菜主要指广府菜(即广州府菜),广义上又包含潮州菜(潮汕菜)、东江菜(也称客家菜) 。离开广东前,尝一下客家菜。

酸笋肥肠、上汤桑叶、红烧豆腐。店家的拿手菜我们吃不了,点了几个小炒。

来到江西德兴。

牛肉汤加牛杂。江西菜偏辣,口味较重,我们还是简单点吧。

德兴的清晨

油菜花开了

还有盛开的玉兰

铜都-德兴,江西铜业的所在地。

沿国道往皖南走

沿途

沿途

二刷婺源篁岭景区

来参加赶集

人生无解、来杯拿铁。呵呵。

春天里的晒秋

春天里的晒秋

春天里的晒秋

来到皖南

三刷棠樾村牌坊群。它是一个徽商家族在400多年时间里竖起的家族丰碑,七座牌坊按照“忠孝节义结孝忠”排列,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动人故事,蔚为壮观,其结构和石雕的精巧也值得细细观赏。三座明坊,四座清坊。知道这季节油菜花开了,又进来刷一次。

来一顿徽菜。红烧臭鳜鱼、毛豆腐和臭豆腐合蒸、香干炒野芹菜和一个米糕,老板问了要不要放辣,我少说了一句“盐也少放”,此行唯一不满意的一餐。咸的没法吃,我跟同伴开玩笑说:这顿饭我把一周的盐全吃了。

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城内阳和门东侧,跨街而立。立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公元1584年)。许国石坊是许氏衣锦还乡时在家乡歙县立此坊。

许国石坊,其不是通常的四柱而是八柱,形成四面围合,全国仅此一例牌坊是封建社会为旌表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是最能诠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载体。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

徽州古城。始建于秦朝,一座具有独特“城套城”风格的古城,是我国四大古城之一。景区内古民居群交织在一起,颇具古朴的风采,像一座气势磅礴的历史博物馆。几个城门中南谯楼最有特色,而许国石坊,是古城最精华的部分。来过好多次了,晚餐后散步,晚上不收门票。
2023年的第一场旅行完成了东南沿海,也填补了环中国游的一角,期待下次再出发。用另一段视频结束本次游记。
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