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记-云南省昆明市
我是在午夜抵达昆明市长水机场的。
原以为芒市到长水的短途航班会安稳顺遂,谁料云贵高原的雨季气流像个焦躁不安的孩子,时不时来点情绪就推推机身,踹踹机头。
最猛的一次,机身瞬间陷落好几米,手中的Switch从飞过头顶再原路返回。机舱里的尖叫声因为耳鸣变得混沌模糊,紧接着是发动机嘶吼的轰鸣,推着背椅继续爬升。
好在窗外的漆黑褪去,昆明市的夜景抚慰人心。
到达酒店,心跳仍急。故而婉拒朋友的宵夜邀请,倒头睡去。
次日七时,日出东方。我翻身而起准备前往云南省博物馆参观,这是我每到一城的必修课。
但在开馆之前,我尚有余时品尝地道的昆明早点。
于是我迎着初生的春阳,呼吸着行道的樱花淡香,穿越古镇踏入官渡区的农贸市场。
我到过一些地方,也看过几个古镇。
自觉全国一半的古镇都有相仿的模样,皆在开发和修缮下失了本真。可回头想想,古镇从发掘到发展,总要妥协和迁就。商业化的古镇带来旅游、就业和经济效益。
初心与钞票,难免相互违背,只能取其一。
好在七点半的官渡古镇尚未沸腾,还偶遇一抹彩虹,于是脚步更轻快了。
在官渡区农贸市场,藏着一家口味独特的小锅米线。
这里一没环境,二没装修,三没菜单。有的只是络绎不绝的排队顾客,大碗小碗、吃粗吃细的纠结,以及生猛土灶的人间烟火。
斑驳的墙皮,简陋的桌椅,堆叠的碗筷和不绝于耳的吸溜声组成味道的答卷。
你只需扫码付款,静候锅气。
小锅米线的昆明吃法是配油条的。
剪成段的油条吸满红油汤汁,在嘴里弥漫爆裂,辣烫鲜爽凑成一个刚学会的新词:板扎!
我本想挑战臭豆腐版,奈何欲赴朋友之约。回想疫情三年大家的辛酸,不敢再添复合,索性罢了。
下次一定!
在农贸市场吃早点,最担心的不是排队等候,也不是座位打挤,而是跳闸停电。
我从端上米线到光碗干汤不足十五分钟,店里反复跳闸停电三次。身边排队的男女老少纷纷友善的问候着:狗日脓,再跳又吃不成球,咯是啊。
这是昆明的市井,文化的气息。
云南省博物馆与官渡古镇仅一灯一街之隔,吃完米线,穿过古镇,哈着气打着嗝便走了过来。
成立于1951年的云南省博物馆外形方正,内有乾坤。尽管藏品数量和建成年限不及四川省博物馆,却在国家一级博物馆的选举评定中领先四年。
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与秦汉同代的古滇国,贯穿贞观之治的南诏国,再跨疆盖缅甸老挝的大理段氏。
云南之历史,虽不及诸子百家,也不鸟中原动荡。在民族、宗教、信仰的融合下自成一派、有序行进。
我所观之惊叹在滇国铜器、金具,其细腻,其工艺,秦汉同期未若能比。
接看畜像,判断是已驯化之家禽。
从左至右为马、羊、牛、鸡、猪、狗。而牛的站位居中,可推定滇国之信仰崇拜所在。
众多青铜器具中最吸引我的,是一枚晋宁县出土的古滇国鹈鹕衔鱼铜扣饰。
观之形鹕俏鱼跃,生动精细。喙形极似现分布在中国新疆青海一带的白鹈鹕。若与同期中原地区有象群分布推敲,古滇国时期,白鹈鹕恐在滇池、抚仙湖有大量分布,而彼时气候或更寒凉。
看完博物馆,仿佛经历了一场时间的浩劫,目睹一方文化的兴衰,连野花都不香了。
我急需春风的慰藉,阳光的抚慰,于是搭上开往滇池的地铁。
工作日的昆明地铁,虽比成都寂寞,却是真能通往春天。
我乘着扶梯从地下缓缓钻出,像极惊蛰破土的小虫,贪婪得踱步在春风拂面,花香围绕的彩云之南。
经过蓝天白云、绿树红花笼罩下的云南大学,四处弥漫着荷尔蒙。遥想自己的青春若有此等天赐的蓝白浪漫,何愁情欲与热烈无处安放。
步入海埂公园,顿感云厚风劲。
广阔的滇池边,密集的漂着、飞着、站着喜集群的红嘴鸥。他们声杂吵闹,不畏不惧,在游客的投食下贪婪自得。
风一起,集群起飞,浅绕数米便体力不支调转回头。风一停,几只闲浮于涟漪,几只索性漫步岸堤,云淡风轻。
滇池的红嘴鸥,会在成年发情期换羽,从白头到黑头。
成年的红嘴鸥像浸了一脸墨汁,只剩下直勾勾色迷迷的眼珠子,以此掩盖见到心仪对象时的害羞表情。
你不得不赞叹自然界的神奇和滑稽。
“来看,这咯是我为你打下尼江山。”
“你罢豁我嘎。”
我在滇池边小坐,品小粒咖香,享微风拂面,晒春日暖阳,翻半页闲书,听红鸥春叫,看青春来往。
池堤边弄姿拍摄的情侣,欢快活泼的三口,搀扶闲谈的夫妇,独举长炮的老翁,好像一展展时光如梭的人生画卷。
有人许你地久天长,有人挽我云游四方。
我又相信爱情般沉入淫想,忽敢兜震来电。原来是云南老友,唤我赴约。
我们约见在大观篆新农贸市场,他说这里是昆明人间烟火最旺的地方。
一进大门,就是琳琅摊位,人潮汹涌。
他带我东穿西往,这家摸摸,那家问问。我就屁颠屁颠的跟在后头,听他给我介绍各种稀奇古怪的菌子和蔬果。
有外形像笋一样的树头菜,还有可泡茶可炒蛋的皂荚芽。从凉拌到热炒,从品类到价格,他如数家珍。
我却只顾把玻璃弹珠一般大的蓝莓塞了满嘴,学着昆明口音:“咯甜!”
逛完菜市场,我们移步翠湖。
漫步园内叶嫩鸟鸣尽享春色,堤畔旧有“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抚楼台”之联,我不禁想起浣花溪之绿和草堂春秋之绝美。
据说,每当日落翠湖外圈皆是青春与汗水的风景。
夜幕,我们小包闲坐,诉聊衷肠。
人到岁数的好处就是无需任何外力便能即刻忆起旧日往昔,骄傲血气方刚,浮想青春无敌,缅怀长发黑丝。
今生太短,且居他乡有几位坐下来聊些家常的朋友,我是太幸运了。
云南的春天,是润的,它治好了我久疾的鼻炎。云南的人儿,是淳的,他们朴实个性各有自在。云南的水土,是妙的,花、木、虫、鸟都是彩色的。
滇池半刻.记于闰二月初二
半刻悠闲小粒咖,整点懒坐书半页。
凉风引啼不知休,黑白花脸红嘴鸥。
眼见云影天边过,心怡南境池堰坐。
古滇南诏大理寺,不及鲜花出炉时。
还好闲诗一首提醒我。险些忘了,还要给老婆带点鲜花饼。云南,我们应该常常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