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与夏之记】横梁盈抱风骨百年 古镇郑宅与《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是语文书里的一篇古文,作者宋濂,为金华人。
文中写了他的求学路:小时家境贫寒,买不起书,就向别人借书,一字字抄录来看。砚冰手僵也不懈怠,归还时不敢逾期。
他请不起老师,就到百里之外找有名的前辈请教,低身侧耳、态度端正,遭到训斥时则更加恭敬,不敢多说一句。
当年,宋濂为东阳马生写下此文,马生名为“马君则”,后来官至正八品,政绩出色,名秩显然。
如今,《送东阳马生序》又在我们懵懂求学之时,埋下勤勉、孝义的种子,化作迢迢人生路上一盏长明的灯。
想瞻仰宋濂先生的遗风,绕不开浦江县郑宅镇郑义门。
宋濂在此学习、任教、定居、著书近三十年之久。白麟溪、东明精舍、青萝山……山水里,檐梁间,先贤风骨不灭,毓秀百年。
关于郑义门,相信人们都有所耳闻:以儒学治家、以孝义为家魂,家规共计168条,族民官至七品以上者173人,无一人贪腐。
郑义门,创造了一个同居15世、鼎盛时3000人同财共食的家族治理奇迹。
没去之前,以为它是肃穆庄重、凛然的。
去了之后,发现它也静美、悠然,惬意的。
进入浦江县的郑宅镇,就能看到入口处的九座牌坊。
座座风格不同,座座皆有故事。
第一坊叫“江南第一家”,郑氏义门的孝义闻名天下,朱元璋在洪武18年亲赐“江南第一家”。
再前行,第二坊、第三坊分别名为“孝义门”、“三朝旌表”。
宋时,郑义门先祖郑淮因婚姻迁居浦江,遇饥荒,卖田千余亩救济灾民。乡人感恩,把他的住所称为“仁义里”,朝廷旌表其为“孝义门”。
类似故事常有发生,加上郑义门治家有道,在宋、元、明三朝都受到朝廷的旌表,故称“三朝旌表”。
其后还有五座牌坊(名字分别为“有序”、“恩德”、“麟凤”、“取义成仁”、“礼部尚书”和“九世同居”)它们串成一道,是通幽的曲径,亦是不朽的文脉。
走过牌坊,复行百步,一座小镇赫然出现:青苔爬满树干,爬山虎垂在窗格上轻轻地荡。
几百年过去,郑淮当年以先祖命名的“白麟溪”还在,溪上的十桥九闸还在,上面的刻字如“和义桥”还依稀可见。
一切就像那个时代的延续:石子路窄而蜿蜒,居民们磨着剪刀、在溪边洗着衣服、石缸里种着五颜六色的花,静谧而愉悦。
原以为郑氏家规严苛,周围一切也会是秩序井然的,没想到竟会如此生机盎然、悠然欢喜。
昌三公祠门前,记录着元末时郑氏族人郑铉的故事
在郑义门勤勉治家、名满天下的时候,镇里的乡亲们也受到了恩泽庇护,安居乐业、闲适度日。
严在家规,福在子孙,惠及亲朋,这便是郑义门。
郑氏宗祠里,宋濂的像依旧屹立。
宋濂当年种的圆柏,依旧矍铄。
1332年,宋濂跟随吴莱先生,来到郑义门东明精舍)读书。后吴莱因痹疾辞教,荐宋濂为主教。
1350年,宋濂越发觉得郑义门家训可贵,带领全家搬到郑义门旁边,希望子孙也能得到熏陶。
宋濂执教于郑义门的东明精舍24年,修订、完善了郑义门一百六十八条家规,还为郑义门写下大量诗文,如《东明山精舍记》、《桃花涧修禊诗序》等。
“平生无别念,念念在麟溪。”宋濂71岁高龄时受胡惟庸案牵连遭祸,临行之际如此话别。
缘分情谊,浅浅而起,一往而深。
回首往事,郑氏子孙若不勤勉,便无力创办东明精舍;郑氏子孙若无孝义,便吸引不了众才子来此。
宋濂、吴莱、柳贯、黄溍、方孝孺……郑义门东明精舍成为了当时浙中名人荟萃之地,师儒云集,人才辈出。
为人勤勉,可磨练个人才干,一人可成才;而为人孝义,则可聚八方之德,一族福泽深厚。
孝义给郑义门带来的,不仅是长幼有序,名望旌表,更是久旺长盛、家风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