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主国】1895年5月25日成立,10月20日灭亡
【台湾民主国】1895年5月25日成立,10月20日灭亡 ~~
1895年(清光绪21年/明治28年/永清元年),清廷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割让给日本。5月25日,共和国政体的“台湾民主国”成立,原台湾巡抚唐景崧担任大总统。不久,唐景崧率先逃回中国大陆。同年6月,民主国在台南城拥立原大将军刘永福为第二任大总统。10月20日,刘永福亦兵败逃离;翌日台南城陷落,台湾民主国因而灭亡,存在时间仅150天。
台湾民主国是1895年(清光绪21年 / 明治28年 / 永清元年)短暂存在于台湾的共和制政权。大清帝国在甲午战争战败后,被迫于同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与周边岛屿割让予日本,遭到台湾住民强烈反对,台湾部分仕绅因而鼓动前清台湾巡抚唐景崧在同年5月25日宣布建国,并由唐景崧担任首任大总统。但随后在因日方接收台湾而起的乙未战争中,其中部分民兵首先叛变,台北遭到占领,唐景崧不久后便逃亡厦门,第一共和迅速瓦解。同年6月26日,原大将军刘永福被选出任第二任大总统,以台南为基地建立第二共和,并以马祖天后宫为总统府。但刘永福亦于该年10月19日西渡大陆,两日后台南遭日军攻陷,台湾民主国灭亡,历时150天。台日军队有数场激战,日军因水土不服而病死者较多。
台湾民主国是台湾住民为了引起国际社会牵制日本统治而建立的,由年号定为“永清”便可看出其本质上奉清朝为宗主国,并阐明当独立事成后(驱逐日本人)将回归清朝统治。台湾民主国的合法性并没有得到任何国家承认,另有一种说法是:清廷起初默许,但当时德国警告清廷若是开战可能将付出更多赔偿,使清廷亦不支持台湾民主国,并命令唐景崧离台返京。
评论
最近回复-
2024-12-12北京 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