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00
稳定币概念股爆发!
5月29日,A股数字货币板块表现抢眼。拉卡拉(300773.SZ)、雄帝科技(300546.SZ)、四方精创(300468.SZ)、天阳科技(300872.SZ))皆20%涨停,数字货币板块更是有逾10只个股涨停。
港股市场,同日众安在线(06060.HK)涨幅一度达到了31.56%,市值一度超过300亿港元。连连数字(02598.HK)股价更是大涨44.86%。
8
4
阅读全文
四方精创则称,公司参与香港金融监督管理牵头推进的多个CBDC项目,助力香港建设国际虚拟资产中心,其2023年推出了可支持发行稳定币的平台。
稳定币是指价值锚定法币的加密货币,以规模最大的稳定币USDT为例,1USDT锚定1美元。作为区块链上资产,稳定币是沟通Web3.0与传统金融市场桥梁。
稳定币是指价值锚定法币的加密货币,以规模最大的稳定币USDT为例,1USDT锚定1美元。作为区块链上资产,稳定币是沟通Web3.0与传统金融市场桥梁。
8
4
阅读全文
近年来,全球稳定币市场快速发展,国海证券研报指出,由于一般的数字货币波动大,且稳定币在跨境支付方面有更高的效率,同时特定地区也对稳定币产生需求,因此稳定币近年来规模快速增长,且以美元为主。据The Block相关数据,截至2025年5月21日,以美元为锚定的稳定币发行量超过2000亿美元。
8
4
阅读全文
稳定币转账相对欧美传统银行有着更高的效率,尤其是跨境支付方面。相比传统的银行电汇需要数天才能完成,稳定币的转账交易往往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完成。且稳定币的转账费用较低,费用取决于网络情况(以USDT为例,通常只有几美元),而一些支付系统的手续费按比例收费,且费率较高。
8
4
阅读全文
这对于香港地区的跨境支付行业有着重要意义。业内人士指出,香港的稳定币监管制度着重于与法币挂钩的稳定币(与港币1:1挂钩),并明确将稳定币定位为“支付工具”而非证券,推动其在支付、跨境转账等场景的应用。
已有互联网大厂“入局”, 参与稳定币发行
香港稳定币生态提速,已有不少头部互联网大厂在这一新兴金融领域布局。
最直接的参与者就包括京东集团。2024年3月,香港开始推出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制度,让有实质意愿和合理计划在香港发行稳定币的机构,在风险可控范围内测试稳定币的发行流程、业务模式。
已有互联网大厂“入局”, 参与稳定币发行
香港稳定币生态提速,已有不少头部互联网大厂在这一新兴金融领域布局。
最直接的参与者就包括京东集团。2024年3月,香港开始推出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制度,让有实质意愿和合理计划在香港发行稳定币的机构,在风险可控范围内测试稳定币的发行流程、业务模式。
8
4
阅读全文
蚂蚁集团则在Web3.0生态中选择了一条有场景、数实融合的路线,“绕道入局”稳定币赛道。
2024年8月,蚂蚁集团旗下的科技商业化板块——蚂蚁数科在香港发行了首个跨境新能源实体资产RWA(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该项目通过区块链上发行的加密资产与充电桩的运营数据表现相挂钩在一级市场融资,项目募集的1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内地公司朗新集团建造新能源充电桩等基础设施。此外,蚂蚁数科还完成了基于光伏、二轮换电等资产的RWA。
对此,行业相关人士告诉时代财经,稳定币一定会成为RWA场景的重要交易“货币”。他进一步解释称, RWA的价值在于其真实应用场景,用户持有和使用稳定币,背后一定要有场景,而这正是 RWA 的优势。这种强场景的优势,将显著提升稳定币的用户粘性。RWA 资产、资金遍布全球,当RWA资产在区块链上实现跨地域流通时,稳定币作为交易媒介的需求随之激增。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2024年8月,蚂蚁集团旗下的科技商业化板块——蚂蚁数科在香港发行了首个跨境新能源实体资产RWA(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该项目通过区块链上发行的加密资产与充电桩的运营数据表现相挂钩在一级市场融资,项目募集的1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内地公司朗新集团建造新能源充电桩等基础设施。此外,蚂蚁数科还完成了基于光伏、二轮换电等资产的RWA。
对此,行业相关人士告诉时代财经,稳定币一定会成为RWA场景的重要交易“货币”。他进一步解释称, RWA的价值在于其真实应用场景,用户持有和使用稳定币,背后一定要有场景,而这正是 RWA 的优势。这种强场景的优势,将显著提升稳定币的用户粘性。RWA 资产、资金遍布全球,当RWA资产在区块链上实现跨地域流通时,稳定币作为交易媒介的需求随之激增。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8
4
阅读全文
首批参与者共有5家,背景较为多元,其中包括京东集团旗下京东币链科技(香港),此外还有圆币创新科技,而渣打银行(香港)、安拟集团(Animoca Brands Limited)、香港电讯(HKT)。
当下,京东稳定币还没有正式发行,目前已经进入沙盒测试第二阶段。
京东币链科技 CEO 刘鹏公开回应称,“我们团队对 Web3 领域做了比较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发现通过区块链技术发行支付型稳定币,不仅可以解决自身跨境结算所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有效地服务其他企业和实体经济。”
时代财经注意到,京东集团子公司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招聘网站挂出一个稳定币架构师岗位,该岗位负责海外Web3相关业务规划方案、架构设计方案,给出的月薪为4万-6万元,16薪制。这意味着该岗位年薪最高可达96万元。
当下,京东稳定币还没有正式发行,目前已经进入沙盒测试第二阶段。
京东币链科技 CEO 刘鹏公开回应称,“我们团队对 Web3 领域做了比较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发现通过区块链技术发行支付型稳定币,不仅可以解决自身跨境结算所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有效地服务其他企业和实体经济。”
时代财经注意到,京东集团子公司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招聘网站挂出一个稳定币架构师岗位,该岗位负责海外Web3相关业务规划方案、架构设计方案,给出的月薪为4万-6万元,16薪制。这意味着该岗位年薪最高可达96万元。
8
4
阅读全文
一、香港沙盒背后的战略深意
香港金管局设立的稳定币沙盒,本质是数字金融时代的"特区试验田"。京东作为首家进入测试的电商巨头,其战略意图远超支付工具创新。通过将物流数据、贸易单据与稳定币支付流深度融合,京东正在构建"资金-物流-数据"三位一体的新型基础设施。这种模式一旦跑通,可能彻底颠覆现有国际贸易融资规则——原本需要3个月账期的跨境订单,未来或可缩短至实时结算。
二、跨境支付痛点与科技巨头的"降维打击"
全球供应链企业每年因跨境支付产生的隐形成本高达230亿美元。传统SWIFT体系下,一笔跨境汇款平均耗时3-5天,手续费超过交易金额的1.5%。京东此时携稳定币入局,实则是用区块链技术对国际支付体系发起"降维打击"——十万分之一的手续费堪比金融界的"光速通道",这绝非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对全球贸易结算体系的重新定义。
三、投资地图
青岛金王(002094)通过银行渠道接入CIPS系统,为京东跨境贸易提供清算服务。
华丰超纤(300180)子公司威富通与京东钱包签约合作,子公司威富通近年来一直积极布局海外业务,威富通是微信支付、支付宝、京东钱包签约支付伙伴。
神州信息(000555)与京东数科的合作主要涉及银行数字化解决方案及场景融合方面。
科蓝软件(300663)与京东金融合作,整合场景、流量、数据等多方资源,打造互联网金融服务开发平台,实现一体化、一站式能力输出。
拉卡拉(300773)京东线下支付通道服务商,为京东商户提供POS机具及跨境支付解决方案。
新大陆(000997)京东收单设备核心供应商,提供智能POS终端及商户管理系统。
新国都(300130)跨境支付服务商,智能PS终端支持36种货币结算,与京东支付在海外市场形成协同。
宇信科技(300674)银行IT服务商,参与京东支付相关银行系统的接口开发与升级。
飞天诚信(300386)跨境支付硬件加密技术供应商,为京东提供安全认证设备。
四、万亿级市场的"蝴蝶效应"
当京东的稳定币开始振动翅膀,传统银行的跨境业务首当其冲。若京东稳定币覆盖其现有跨境贸易量的30%,每年将分流超过2000亿美元的结算业务。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基于电商场景的稳定币可能形成"数据-支付-物流"的闭环生态,最终演变为数字贸易时代的"基础设施运营商"。
五、牛牛观星:
香港沙盒测试只是揭开了数字金融革命的序幕。在这场变革中,真正的胜负手不在于技术先进性,而在于谁能将数字货币与实体经济场景深度绑定。京东此刻的布局,与其说是支付工具创新,不如说是为数字经济时代提前修筑"金融高速公路"。当传统金融机构还在研究支付通道时,科技巨头已在构建新的贸易规则体系——这才是稳定币战争背后的终极博弈。
香港金管局设立的稳定币沙盒,本质是数字金融时代的"特区试验田"。京东作为首家进入测试的电商巨头,其战略意图远超支付工具创新。通过将物流数据、贸易单据与稳定币支付流深度融合,京东正在构建"资金-物流-数据"三位一体的新型基础设施。这种模式一旦跑通,可能彻底颠覆现有国际贸易融资规则——原本需要3个月账期的跨境订单,未来或可缩短至实时结算。
二、跨境支付痛点与科技巨头的"降维打击"
全球供应链企业每年因跨境支付产生的隐形成本高达230亿美元。传统SWIFT体系下,一笔跨境汇款平均耗时3-5天,手续费超过交易金额的1.5%。京东此时携稳定币入局,实则是用区块链技术对国际支付体系发起"降维打击"——十万分之一的手续费堪比金融界的"光速通道",这绝非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对全球贸易结算体系的重新定义。
三、投资地图
青岛金王(002094)通过银行渠道接入CIPS系统,为京东跨境贸易提供清算服务。
华丰超纤(300180)子公司威富通与京东钱包签约合作,子公司威富通近年来一直积极布局海外业务,威富通是微信支付、支付宝、京东钱包签约支付伙伴。
神州信息(000555)与京东数科的合作主要涉及银行数字化解决方案及场景融合方面。
科蓝软件(300663)与京东金融合作,整合场景、流量、数据等多方资源,打造互联网金融服务开发平台,实现一体化、一站式能力输出。
拉卡拉(300773)京东线下支付通道服务商,为京东商户提供POS机具及跨境支付解决方案。
新大陆(000997)京东收单设备核心供应商,提供智能POS终端及商户管理系统。
新国都(300130)跨境支付服务商,智能PS终端支持36种货币结算,与京东支付在海外市场形成协同。
宇信科技(300674)银行IT服务商,参与京东支付相关银行系统的接口开发与升级。
飞天诚信(300386)跨境支付硬件加密技术供应商,为京东提供安全认证设备。
四、万亿级市场的"蝴蝶效应"
当京东的稳定币开始振动翅膀,传统银行的跨境业务首当其冲。若京东稳定币覆盖其现有跨境贸易量的30%,每年将分流超过2000亿美元的结算业务。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基于电商场景的稳定币可能形成"数据-支付-物流"的闭环生态,最终演变为数字贸易时代的"基础设施运营商"。
五、牛牛观星:
香港沙盒测试只是揭开了数字金融革命的序幕。在这场变革中,真正的胜负手不在于技术先进性,而在于谁能将数字货币与实体经济场景深度绑定。京东此刻的布局,与其说是支付工具创新,不如说是为数字经济时代提前修筑"金融高速公路"。当传统金融机构还在研究支付通道时,科技巨头已在构建新的贸易规则体系——这才是稳定币战争背后的终极博弈。
8
4
阅读全文
我靠,半个小时还没审核完
8
4
阅读全文
从消金牌照到稳定币,京东再度发力金融
华尔街见闻
2025-05-29 18:41
上海
5月的京东,迎来了两则好消息。
国内市场,捷信消费金融(下称“捷信消金”)正式更名“天津京东消费金融”(下称“京东消金”),由京东旗下的广州晶东贸易、京东科技旗下的网银在线分别持股50%、15%。
京东在互联网信贷上的展业牌照,或从小贷拓展至消费金融;
两张融资杠杆相差20倍的牌照,意味着京东未来撬动的信贷规模将不可同日而语。
以当下小贷公司80亿元净资产、消金公司50亿元净资本粗算,两张牌照通过理论最高杠杆撬动的信贷规模差额或在2800亿元以上。
几乎同一时段,国际市场上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通过立法会,形成未来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基础。
其受益者之一,正是去年进入首批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名单的京东币链科技(香港)。
作为锚定法币的加密代币,稳定币相比比特币、以太坊等传统加密资产波动更小,且在Web3的跨境支付、供应链等领域有着无限可能性。
如今京东已是国内首个直接参与稳定币发行的互联网大厂,稳定币虽未正式发行,但此前已步入沙盒测试第二阶段;
京东币链科技已取得香港证监会的第1类(证券交易)、第4类(就证券提供意见)和第9类(资产管理)牌照。
两则消息接连落地,释放出京东大举进攻即时零售同时,对更大的金融版图仍保有野心;
随着消金公司展业与稳定币发行,京东境内、境外的金融生态或将出现更多变化。
杠杆电梯
消金牌照的落地,对于京东的信贷业务意义非凡。
2022年的业务调整中,京东旗下4家小贷公司整合为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下称“京东小贷”)。
此后白条、金条、企业主贷等多项信贷业务依靠这一主体展开。
相比于小贷公司,消金的负债端包括股东存款、发行债券与ABS等渠道。
但不同之处,是增加了同业拆借,相当于京东通过消金牌照拿到了一张进入银行间同业的入场券,并有望获取更低成本、灵活的同业资金。
其实在利率走低之下,京东小贷的ABS成本并不高。
2024年10月,京东小贷发行的2年期优先级ABS“盛宏11优”票面利率为2.49%;同日的同业拆借市场1年期利率为2.1%,二者差距仅为39个基点。
核心之处,仍在于消金公司远高于小贷公司的杠杆水平。
现行规则下,小贷公司仍遵循“1+4”(股东借款等非标融资1倍、ABS等标准融资4倍)限制,最高杠杆为5倍;
消金公司包含ABS等表外融资后的杠杆率不低于4%,需参考具体风险权重的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理论最高杠杆为25倍。
同为大厂的蚂蚁就诠释了加杠杆后,消金公司可撬动的势能。
以表内资产看,蚂蚁消金2024年末3137.51亿元的总资产已是230亿元注册资金的近14倍。
同期消金公司中,总资产/注册资金倍数在15倍以上的机构共13家;
若加之ABS等表外资产,整体杠杆水平可能更高。
据有关媒体数据,京东小贷2024年净资产约为80亿元,162.45亿元的总资产仅有前者2倍;
加之表外400亿存续ABS,5倍的杠杆子弹已尽数打满。
目前京东消金与京东小贷的净资本、净资产约在50亿元、80亿元,以此估算二者融资差值在850亿元。
在既有模式中,消金、小贷公司还可与银行合作放贷,出资比例均不得低于30%。
这意味着,二者放贷时还可按照最高3:7比例获得银行资金配资。
联合贷影响下,消金与小贷作为平台向消费者提供的信贷规模差值最高可达2800亿元;
若将自有资金拉平至80亿元,二者撬动信贷规模差额在5000亿元以上。
出表往事
自成立以来,杠杆就是京东金融业务绕不开的话题。
2014年初,京东推出业内首款信用消费产品白条,创下互联网先买后付之先河。
白条的逻辑意在向个人提供循环赊销,既可增强用户粘性,又能提升商城销量。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关键痛点在于借贷资金从何处取水。
京东早期的做法是以自有资金赊销,再以应收账款作为基础资产发行ABS出表提升资产流动性。
2015-2020年,京东商城的营运主体京东世纪频繁利用白条应收帐款发行ABS;
期间ABS累计申报1130亿元、发行837.57亿元。
以商城而非小贷为原始权益人来发行ABS,使京东短暂避开了监管对小贷公司利用ABS无限放大杠杆的整肃。
同年冲刺科创板的京东科技曾表示,公司涉及白条的业务主要停留在技术辅助:
一是利用风险模型帮助商城设计额度,二是帮助商城筛选白条债权发行ABS,旗下小贷只涉及小规模信贷,并未涉及ABS等资产出表运作。
但历时7个月后,京东科技还是撤回了IPO申请。
2021年起,京东开始重视信贷业务,以小贷公司作为原始权益人操刀ABS的发行。
如今的白条仍由赊销、信贷两部分组成。
信风使用发现,白条第一类用法是先买后付,形成的或是与商城间的应收账款;
时至2025年京东世纪仍在利用白条债权发行ABS,只是规模较2021年前明显收缩。
第二种用法是提现,须签署借贷协议、征信授权,借款人为京东小贷及合作银行、信托。
这就需要小贷公司持续扩张自有资金规模。
信风调研发现,截至今年5月28日,京东小贷已发行、未到期ABS仍有329亿元;2024年以来向交易所申请发行的ABS达479元。
即便是互联网小贷中偏好ABS的度小满小贷、美团小贷,发行规模都与京东相差甚远。
信贷张力
虽然近年来京东的信贷业务持续扩张,但手中可使用的仍只有小贷牌照。
诸多互联网大厂中,蚂蚁、小米均控股消金公司,众安、腾讯则持有高比例的银行股权;
与京东在价格战上鏖战的电商们,也从流量到金融的生态闭环上,寻找到了各自优势。
例如阿里完成了淘宝、闲鱼、飞猪等核心平台的金融布局,有全方位导流网络;
由蚂蚁集团持股50%的蚂蚁消金,通过花呗、借呗等业务构成了完成的消费金融生态。
业务有限的抖音虽只有小贷牌照,但仍凭借流量优势,发展出如火如荼的中介助贷业务。
“如果论及助贷导流,京东和抖音的差距还是不小。”一家小贷公司对信风表示,“流量上,抖音可以说是‘吃掉一切’,任何公司都很难有抗衡之力。”
相较下,京东的互联网信贷生态,在牌照和流量入口上都差了些许火候;
也正因此,京东对眼前这枚来之不易的消金牌照或许有着更多期许。
为确保决策权,京东以32.5亿元大手笔购入消金公司65%股权,形成在互联网大厂中罕见的控股,并通过占领三分之一董事席位达成重大影响;
如今京东副总裁张含春已获批出京东消金总经理。
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认为,京东消金入场后将加剧市场竞争、推动行业增长,同时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优化行业生态。
业内猜测待京东消金完成重组后,京东或参照蚂蚁消金的组建,将白条业务中的信贷部分与金条业务由京东小贷剥离至京东消金。
牌照之焦
姗姗来迟的消金牌照,是京东在大金融业务缓慢爬行的缩影。
除去常规信贷外,如今的京东仍有小金库、基金销售、保险三类业务。
旗下构成中的金融牌照筹码却始终有限。
收购消金公司前,京东共有第三方支付、财险、小贷牌照,以及基金销售、保险经纪两块中介牌照。
横向来看,京东金融的版图疆域仍弱于其他大厂。
例如蚂蚁集团控股天弘基金、耀才证券,参股网商银行、众安在线,涉及银行、保险、基金、小贷等金融领域;
腾讯则通过参股富途证券、微众银行、众安在线等公司,完成证券、银行、保险行业的投资布局。
京东并非没有控盘更多金融牌照的野心。
刘强东曾在2017年表示“总有一天会申请自己的银行,或控股一个银行”。
然而后续却没等来更多进展。
牌照发放趋严、互联网机构准入门槛抬升的大背景下,难以取得金融牌照亦在情理之中;
对信贷之外的金融业务,京东相比其他大厂也相对迟缓。
例如京东虽多次有收购券商意图传出,但均被火速辟谣;
再如和与早早就实现平台化发展的蚂蚁保相比,京东虽手握财险、保险经纪牌照多年,但直至2023年才推出保险一站式服务的新品牌京东保。
新的战场
尽管内地的金融扩牌并不快,但京东仍在新兴领域有所发力。
最典型的,莫过于当下火热的稳定币业务。
作为通过锚定法币等外部资产来维持其价格稳定性的加密代币,稳定币相比比特币、以太坊等传统加密资产具有更小波动、更强通用性的特征;
国际清算银行将稳定币定义为“价值与法定货币或其他资产挂钩的加密货币”。
兼具挂钩法定货币的稳定,与区块链及时结算的特性,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等场景的使用空间是巨大的。
例如使用稳定币跨境支付,可将时间从传统SWIFT系统的3天压缩至秒级,同时降低9成手续费,在降低汇率波动风险的同时提高资金流转效率。
2024年7月,香港公布的首批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名单包括5家机构,其中就包括京东科技集团旗下的京东币链科技(香港)。
京东币链科技CEO刘鹏曾在获批前表示,稳定币将面向零售和机构提供移动端、PC端产品;
谈及入局稳定币业务原因时,京东表示“基于集团海外业务发展的考虑。”
虽然阿里、腾讯等机构都也有过涉足稳定币的传闻,但京东确实成为国内首个直接参与稳定币发行的互联网大厂。
对Web3支付入口的抢先布局,或许释放出京东对未来国际化的野心。
此前京东稳定币已进入沙盒测试第二阶段,场景包括跨境支付、投资交易、零售支付等。
长期以来,京东始终视出海为“增长策略重要部分”;
近年来海外扩张更以“物流基建+品牌直营”为核心,着力构建全球仓网与“2-3日达”时效圈;
2024年底,京东物流已拥有超100个保税、直邮、海外仓库,覆盖19个国家和地区。
“京东海外业务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我们对Web3领域做了比较细致的研究分析。”刘鹏表示,“发现(稳定币)可解决自身跨境结算问题,也可服务其他企业和实体经济。”
京东的全球供应链中,稳定币可与物流数据、交易记录深度绑定。
即时数据带来的想象力更是无限。
例如未来跨国供应商向仓库供货时,不仅支付时间可从数天缩短至数秒,更可能凭链上交易记录获得即时融资,形成订单生成、链上确权、稳定币放款的闭环。
如今的稳定币正处在多元化发展阶段。
随着监管完善、技术迭代,稳定币有望升级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待到彼时,京东加码稳定币的成效或许将有显现。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华尔街见闻
2025-05-29 18:41
上海
5月的京东,迎来了两则好消息。
国内市场,捷信消费金融(下称“捷信消金”)正式更名“天津京东消费金融”(下称“京东消金”),由京东旗下的广州晶东贸易、京东科技旗下的网银在线分别持股50%、15%。
京东在互联网信贷上的展业牌照,或从小贷拓展至消费金融;
两张融资杠杆相差20倍的牌照,意味着京东未来撬动的信贷规模将不可同日而语。
以当下小贷公司80亿元净资产、消金公司50亿元净资本粗算,两张牌照通过理论最高杠杆撬动的信贷规模差额或在2800亿元以上。
几乎同一时段,国际市场上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通过立法会,形成未来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基础。
其受益者之一,正是去年进入首批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名单的京东币链科技(香港)。
作为锚定法币的加密代币,稳定币相比比特币、以太坊等传统加密资产波动更小,且在Web3的跨境支付、供应链等领域有着无限可能性。
如今京东已是国内首个直接参与稳定币发行的互联网大厂,稳定币虽未正式发行,但此前已步入沙盒测试第二阶段;
京东币链科技已取得香港证监会的第1类(证券交易)、第4类(就证券提供意见)和第9类(资产管理)牌照。
两则消息接连落地,释放出京东大举进攻即时零售同时,对更大的金融版图仍保有野心;
随着消金公司展业与稳定币发行,京东境内、境外的金融生态或将出现更多变化。
杠杆电梯
消金牌照的落地,对于京东的信贷业务意义非凡。
2022年的业务调整中,京东旗下4家小贷公司整合为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下称“京东小贷”)。
此后白条、金条、企业主贷等多项信贷业务依靠这一主体展开。
相比于小贷公司,消金的负债端包括股东存款、发行债券与ABS等渠道。
但不同之处,是增加了同业拆借,相当于京东通过消金牌照拿到了一张进入银行间同业的入场券,并有望获取更低成本、灵活的同业资金。
其实在利率走低之下,京东小贷的ABS成本并不高。
2024年10月,京东小贷发行的2年期优先级ABS“盛宏11优”票面利率为2.49%;同日的同业拆借市场1年期利率为2.1%,二者差距仅为39个基点。
核心之处,仍在于消金公司远高于小贷公司的杠杆水平。
现行规则下,小贷公司仍遵循“1+4”(股东借款等非标融资1倍、ABS等标准融资4倍)限制,最高杠杆为5倍;
消金公司包含ABS等表外融资后的杠杆率不低于4%,需参考具体风险权重的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理论最高杠杆为25倍。
同为大厂的蚂蚁就诠释了加杠杆后,消金公司可撬动的势能。
以表内资产看,蚂蚁消金2024年末3137.51亿元的总资产已是230亿元注册资金的近14倍。
同期消金公司中,总资产/注册资金倍数在15倍以上的机构共13家;
若加之ABS等表外资产,整体杠杆水平可能更高。
据有关媒体数据,京东小贷2024年净资产约为80亿元,162.45亿元的总资产仅有前者2倍;
加之表外400亿存续ABS,5倍的杠杆子弹已尽数打满。
目前京东消金与京东小贷的净资本、净资产约在50亿元、80亿元,以此估算二者融资差值在850亿元。
在既有模式中,消金、小贷公司还可与银行合作放贷,出资比例均不得低于30%。
这意味着,二者放贷时还可按照最高3:7比例获得银行资金配资。
联合贷影响下,消金与小贷作为平台向消费者提供的信贷规模差值最高可达2800亿元;
若将自有资金拉平至80亿元,二者撬动信贷规模差额在5000亿元以上。
出表往事
自成立以来,杠杆就是京东金融业务绕不开的话题。
2014年初,京东推出业内首款信用消费产品白条,创下互联网先买后付之先河。
白条的逻辑意在向个人提供循环赊销,既可增强用户粘性,又能提升商城销量。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关键痛点在于借贷资金从何处取水。
京东早期的做法是以自有资金赊销,再以应收账款作为基础资产发行ABS出表提升资产流动性。
2015-2020年,京东商城的营运主体京东世纪频繁利用白条应收帐款发行ABS;
期间ABS累计申报1130亿元、发行837.57亿元。
以商城而非小贷为原始权益人来发行ABS,使京东短暂避开了监管对小贷公司利用ABS无限放大杠杆的整肃。
同年冲刺科创板的京东科技曾表示,公司涉及白条的业务主要停留在技术辅助:
一是利用风险模型帮助商城设计额度,二是帮助商城筛选白条债权发行ABS,旗下小贷只涉及小规模信贷,并未涉及ABS等资产出表运作。
但历时7个月后,京东科技还是撤回了IPO申请。
2021年起,京东开始重视信贷业务,以小贷公司作为原始权益人操刀ABS的发行。
如今的白条仍由赊销、信贷两部分组成。
信风使用发现,白条第一类用法是先买后付,形成的或是与商城间的应收账款;
时至2025年京东世纪仍在利用白条债权发行ABS,只是规模较2021年前明显收缩。
第二种用法是提现,须签署借贷协议、征信授权,借款人为京东小贷及合作银行、信托。
这就需要小贷公司持续扩张自有资金规模。
信风调研发现,截至今年5月28日,京东小贷已发行、未到期ABS仍有329亿元;2024年以来向交易所申请发行的ABS达479元。
即便是互联网小贷中偏好ABS的度小满小贷、美团小贷,发行规模都与京东相差甚远。
信贷张力
虽然近年来京东的信贷业务持续扩张,但手中可使用的仍只有小贷牌照。
诸多互联网大厂中,蚂蚁、小米均控股消金公司,众安、腾讯则持有高比例的银行股权;
与京东在价格战上鏖战的电商们,也从流量到金融的生态闭环上,寻找到了各自优势。
例如阿里完成了淘宝、闲鱼、飞猪等核心平台的金融布局,有全方位导流网络;
由蚂蚁集团持股50%的蚂蚁消金,通过花呗、借呗等业务构成了完成的消费金融生态。
业务有限的抖音虽只有小贷牌照,但仍凭借流量优势,发展出如火如荼的中介助贷业务。
“如果论及助贷导流,京东和抖音的差距还是不小。”一家小贷公司对信风表示,“流量上,抖音可以说是‘吃掉一切’,任何公司都很难有抗衡之力。”
相较下,京东的互联网信贷生态,在牌照和流量入口上都差了些许火候;
也正因此,京东对眼前这枚来之不易的消金牌照或许有着更多期许。
为确保决策权,京东以32.5亿元大手笔购入消金公司65%股权,形成在互联网大厂中罕见的控股,并通过占领三分之一董事席位达成重大影响;
如今京东副总裁张含春已获批出京东消金总经理。
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认为,京东消金入场后将加剧市场竞争、推动行业增长,同时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优化行业生态。
业内猜测待京东消金完成重组后,京东或参照蚂蚁消金的组建,将白条业务中的信贷部分与金条业务由京东小贷剥离至京东消金。
牌照之焦
姗姗来迟的消金牌照,是京东在大金融业务缓慢爬行的缩影。
除去常规信贷外,如今的京东仍有小金库、基金销售、保险三类业务。
旗下构成中的金融牌照筹码却始终有限。
收购消金公司前,京东共有第三方支付、财险、小贷牌照,以及基金销售、保险经纪两块中介牌照。
横向来看,京东金融的版图疆域仍弱于其他大厂。
例如蚂蚁集团控股天弘基金、耀才证券,参股网商银行、众安在线,涉及银行、保险、基金、小贷等金融领域;
腾讯则通过参股富途证券、微众银行、众安在线等公司,完成证券、银行、保险行业的投资布局。
京东并非没有控盘更多金融牌照的野心。
刘强东曾在2017年表示“总有一天会申请自己的银行,或控股一个银行”。
然而后续却没等来更多进展。
牌照发放趋严、互联网机构准入门槛抬升的大背景下,难以取得金融牌照亦在情理之中;
对信贷之外的金融业务,京东相比其他大厂也相对迟缓。
例如京东虽多次有收购券商意图传出,但均被火速辟谣;
再如和与早早就实现平台化发展的蚂蚁保相比,京东虽手握财险、保险经纪牌照多年,但直至2023年才推出保险一站式服务的新品牌京东保。
新的战场
尽管内地的金融扩牌并不快,但京东仍在新兴领域有所发力。
最典型的,莫过于当下火热的稳定币业务。
作为通过锚定法币等外部资产来维持其价格稳定性的加密代币,稳定币相比比特币、以太坊等传统加密资产具有更小波动、更强通用性的特征;
国际清算银行将稳定币定义为“价值与法定货币或其他资产挂钩的加密货币”。
兼具挂钩法定货币的稳定,与区块链及时结算的特性,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等场景的使用空间是巨大的。
例如使用稳定币跨境支付,可将时间从传统SWIFT系统的3天压缩至秒级,同时降低9成手续费,在降低汇率波动风险的同时提高资金流转效率。
2024年7月,香港公布的首批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名单包括5家机构,其中就包括京东科技集团旗下的京东币链科技(香港)。
京东币链科技CEO刘鹏曾在获批前表示,稳定币将面向零售和机构提供移动端、PC端产品;
谈及入局稳定币业务原因时,京东表示“基于集团海外业务发展的考虑。”
虽然阿里、腾讯等机构都也有过涉足稳定币的传闻,但京东确实成为国内首个直接参与稳定币发行的互联网大厂。
对Web3支付入口的抢先布局,或许释放出京东对未来国际化的野心。
此前京东稳定币已进入沙盒测试第二阶段,场景包括跨境支付、投资交易、零售支付等。
长期以来,京东始终视出海为“增长策略重要部分”;
近年来海外扩张更以“物流基建+品牌直营”为核心,着力构建全球仓网与“2-3日达”时效圈;
2024年底,京东物流已拥有超100个保税、直邮、海外仓库,覆盖19个国家和地区。
“京东海外业务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我们对Web3领域做了比较细致的研究分析。”刘鹏表示,“发现(稳定币)可解决自身跨境结算问题,也可服务其他企业和实体经济。”
京东的全球供应链中,稳定币可与物流数据、交易记录深度绑定。
即时数据带来的想象力更是无限。
例如未来跨国供应商向仓库供货时,不仅支付时间可从数天缩短至数秒,更可能凭链上交易记录获得即时融资,形成订单生成、链上确权、稳定币放款的闭环。
如今的稳定币正处在多元化发展阶段。
随着监管完善、技术迭代,稳定币有望升级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待到彼时,京东加码稳定币的成效或许将有显现。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8
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