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因素致五一黄金周车市难现购车热潮
原因之一:促销手段作用有限
降温指数:★★★
汽车作为大宗的高档消费品,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时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价格、性能、服务往往是首要因素,而一些华而不实的促销手段很难讨好消费者。同时,消费者购车也越来越理性,那种黄金周期间跟风买车、一哄而上的销售状况已一去不复返了,汽车消费正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从最近两年黄金周前后的车市销售数据可以看出,黄金周里车市淘金已是难上加难。
记者发现,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促销活动仍无多少亮点。经销商的促销方案比较单一,或者降点价,或者送点相关装饰,对消费者没有多少刺激作用,相反,越来越成熟的消费者对购车需求的认识越来越理性,会比较冷静地去看厂商的促销方案,不再被简单的降价和赠送活动所打动。
汽车厂家也好,汽车经销商也好,可以说,为了备战黄金周,促销手段可谓花样百出,但与其他旅游市场、购物商场迎来的真正的黄金周相比,车市却显得平淡如水,甚至比平时的销量还差。多数经销商也一致表示,很多促销活动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由于近几年的黄金周销售情况都不太理想,有些经销商对黄金周的期望值开始减小。一些经销商表示,今后不准备在黄金周期间推出特别的促销活动,而是转向维修、保养、售后服务方面,希望靠真正的服务来打动消费者。
原因之二:购买潜力节前释放
降温指数:★★★★
一般来说,为了能在黄金周期间迅速提升销量,厂商的降价举措及经销商的让利、优惠、赠物等促销活动都在黄金周前一两周已经开始了,而且能赶在黄金周前提上车办完手续,节日期间就可以痛快地使用新车,许多消费者等待购车的意愿在这个时机就会释放。所以节前一般会比节日期间销售量大。
同时,由于4月1日消费税的调整,使进口大排量汽车着实火了一把。而小排量的降价优势在4月份也充分地显示出来。进入4月中旬以来,诸多小型车,如天津一汽、吉利等众多重点企业的主流车型都率先进行价格调整,使得一部分本该在今后逐渐释放的购买力提前消费,对“黄金周”之后的销售产生了一定影响。而大排量车型特别是高端、SUV等车型在3月底之前,有了与去年同期相比超过100%的增长。由于市场总需求有限,高增长过后,加之价格随即上调,于是进入相对销售“真空期”,五一黄金周期间,大排量高端车型也难现热销景象。
- 上一页
- 目录1/2
- 下一页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