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逛不够---稷益庙
稷益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阳王镇阳王村,故俗称阳王庙。创建时间不详,重修于元至元年间(1264~1294),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扩建重修,占地面积2917.9平方米。
稷益庙是祀奉后稷和伯益的庙宇,天下祭祀后稷之庙很多,但只有后稷的家乡将稷、益合祭,极富特色。
据史书记载,后稷为尧舜时的农官,是周朝的始祖,周人传说他是最初种植稷和麦的人,因此被后世奉为“农神”。
伯益与夏禹同时,主要功绩是“助禹治水”,相传他发明了凿井。远古人类用水,常离不开河流天然水。凿井的发明,开创了人类生息人为取水的先河,既便利了生活又为农业的起源创造了条件,无疑具有划时代意义。
稷益庙南临稷王山、北望汾河水,坐北向南,原山门、献亭、两厢房已毁,现仅存舞台和正殿。正殿为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所建原构,舞台也应与大殿建造基本同时。
稷益庙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檐下施斗拱,殿顶三彩琉璃光彩照人。
稷益庙舞台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檐下施大额枋,台口宽近10米,梢间空间较大,这种形制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重要实物资料。
附:
古戏台作为古代承载戏曲表演的声学建筑,其形制结构的设计与声学技术的演进和声学功能的进化密切相关。基于对全国历代古戏台声学的专项考察,专家发现明正德年间创建的新绛县稷益庙戏台的通面阔超过17.7m,其后建造的明代戏台最大尺寸也仅为其82%,即便是在场上演员数量达到鼎盛时期的清代也很少有超越他的。主观评价结果表明,在该戏台上演出时鼓师觉得文场乐器有时“拉不动”,文场乐师觉得听鼓板的指挥也比较“费劲”;演奏快速的乐曲时文武场的节奏不易对齐,演员也觉得咬字不清,口齿不利索。声学测量与分析结果证明,分坐在该戏台次间的武场鼓板与文场管弦因距离较远导致传声延迟约47ms,增大了文武场两声部的配合难度,还使声音的清晰度和平衡感变差;相距16.353m的两侧平行山墙可使舞台正中大声歌唱的演员感觉到清晰的回声。重要的是,早在明正德年间,哲匠们已通过营造这座戏台认识了哈斯效应(Haas Effect),发现通面阔太大是造成上述不良主观感受的“元凶”,于是将其经验教训成功应用在其后营造的其他戏台上,科学消除了延迟和回声对戏曲表演的干扰,解决了鼓板兼职戏曲乐队指挥时文武场声部协调统一的问题,可谓中国最早的哈斯效应实验。与哈斯的实验结论相比,明代哲匠得出的临界阈值比哈斯少了3ms,却比他早了约430年。
***推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8594391936282779&wfr=spider&for=pc&searchword=绋风泭搴欐槑浠f垙鍙颁腑鐨勫搱鏂?晥搴旂爺绌豆畔诽ㄕ娴氖窍胄薅嗫恚?托薅嗫砺穑军/p>
稷益庙正殿东、南、西三内壁绘满彩色壁画,总计约130平方米,整个壁画绘有人、神、鬼形象四百多个,壁画基本保存完好。壁画题材多为古代神话传说,歌颂大禹、后稷、伯益教民稼穑、为民造福的事迹,以山水、树木、花草、鸟兽穿插相间,浑然一体,层次清晰,艺术构思新颖别致,堪称古代绘画艺术之精品。
东壁,中央绘朝圣图,上古时期的三圣伏羲氏、神农氏和黄帝,身着龙袍端坐于殿中,侍女成群,百官、武将、农民纷纷前来朝贺,或手持五谷、肩扛农具,或挑猎物、捆蝗魔、握蚂蚁,或捧果盘提壶浆,千姿百态,无一雷同。
东壁左右两侧是整墙壁画最为精彩之所在。左边自上而下绘制了持弓猎户、握剑猎户和担鹿猎户。再向下有扛树农夫、捧笼农夫和缚蝗农夫。
面中下方一群人押着一只蝗虫精的画面在美术史上反复被提起。一身材魁伟的农夫,捉拿着一只齐人高的蝗虫,蝗虫竭力挣扎欲逃,农夫拼尽全力紧抱不放,后面的农夫紧追不舍,细腻入神,颇有一番情趣。
千百年来,黄河流域受着水灾、旱灾、蝗灾的袭扰,特别是黄河涨水漫过良田后,蝗虫滋生泛滥,蔽天遮日,庄稼一扫而光。这幅灭蝗图活脱脱画出农夫与天斗、与地斗、与虫斗的场景,用笔严谨,结构紧凑,充溢着浓厚的地方特色。
西壁,中央为三圣造型,分别是大禹、后稷、伯益,描绘了烧荒、狩猎、伐木、耕获、祭祀等活动。
南壁,描绘了地狱世界诸鬼神。东侧画东帝赴会;西侧上画的是鄷都狱门图:去往阴曹地府的路上一队队的各色人等,因不同际遇、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亲情而神态各异,人物鬼卒行走于嶙峋怪石与蜿蜒山路之间,或伤悲、或喜悦、或痛苦、或无奈的多样表情,表现得惟妙惟肖。
稷益庙壁画创作者为翼城籍画师常儒及其两子常耒、常耜,门徒张烟,绛州画师陈圆及侄子陈文、门徒刘崇德(这几位画师的名字留在了墙壁上),完成于明正德二年(1507)九月十五日。
稷益庙壁画虽为明代所绘,但色彩方面更多继承元代壁画遗风,以墨线勾勒人物服饰,多使用朱砂着色,间配石绿、石青、白色、黄色,注重人物冷暖色彩搭配、对比和映衬,寻求变化,鲜艳而不失协调,随类敷彩。
明代有一个明显的历史文化变化,就是商业活跃后,文化从政治宗教向风俗、经济的方向偏移,稷益庙壁画明显印有这一时代烙印。河东地区作为华夏农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谷物种植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是历代中央政府粮粟和财政收入的主要地区,宗教神话题材的艺术被赋予了风俗画意味的理想,保留着浓郁的朴实气息,使其与一般宗教壁画明显不同,少了宗教题材的威摄力和感召力,更多的显现出一种亲和力,更注重于实际反映社会下层群众的理想心理,是劳动人民心目中的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图景。
稷益庙壁画画艺精湛,布局严谨,表现内容于他处所未见,是我国古代农业社会的生动体现,在我国的寺观壁画中独树一帜,是研究明代壁画风格和艺术内涵的重要实物,艺术价值极高。
2001年6月25日,稷益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